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創(chuàng)新與消費為中國經濟添動力
中國經濟展示“新氣象”
德國《經濟新聞報》稱,盡管中國經濟增長仍需要鋼鐵、房地產的拉動,但別忘了中國經濟的新氣象,尤其是互聯網經濟:在阿里巴巴的網購平臺,商品銷售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長33.4%。中國民眾從經濟增長中獲得的紅利也不斷增加。民眾購買力上升,中國內需不斷增加。這是經濟轉型的成功例證之一。
在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yè)頻道近日播出的一期節(jié)目中,摩根斯坦利亞洲部主席斯坦利·洛奇說:“從電子商務到醫(yī)療研究,中國掀起的創(chuàng)新浪潮真的令人驚嘆?!甭迤嫦嘈?中國經濟比西方認為的更加有活力,而且,技術進步與生機勃勃的消費群體將推動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迎來更迅猛的增長期?!霸陔娮由虅盏耐苿酉?中國經濟在向消費模式轉型中取得了卓越的進步。中國的電子商務在總消費中所占份額是美國該數據的兩倍還多,而且,這一差距還在加大?!甭迤嬲f,在過去近40年的時間里,中國遭受了無數質疑,事實證明中國經濟依然穩(wěn)步前進。中國還將繼續(xù)證明,所謂“中國經濟崩潰論”、中國經濟重蹈日本覆轍等說法均是無稽之談。
當然,仍然有外媒表達了一定的擔憂。不過,整體而言,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的發(fā)展依然信心滿滿。
《紐約時報》報道指出,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仍然是許多熟悉的行業(yè):快速興建公寓樓;強勢的零售銷售額,尤其是線上零售額;對基礎建設持續(xù)的大額投資,包括修建新高速路和高鐵線路。報道指出,許多新的基建項目都稀疏地散落在西部沙漠地區(qū),這些地區(qū)短期的經濟效用可能有限,但是習近平主席有著戰(zhàn)略遠景:利用“一帶一路”將中國經濟與亞洲、中東以及歐洲和東非的大部分地區(qū)的經濟連接起來。
路透社報道稱,分析人士認為,房地產投資大概率放緩,金融去杠桿效應逐步顯現,會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下半年經濟。但是,“中國第二季度強勁的GDP增長為深入改革鋪平了道路。”中國下半年經濟增速雖然可能有所調整,但調整幅度是有限的,更有可能出現“前高后穩(wěn)”的情形。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道稱,中國對于2017年設定的GDP增速目標是6.5%左右。鑒于2017年上半年GDP增速已經達到6.9%,中國政府對于下半年的經濟增速要求可能放低,這為實施經濟改革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報道認為,雖然來自金融系統的風險依然存在,但是分析家認為,穩(wěn)定依然是中國經濟當前發(fā)展的關鍵詞。7月14日,由于穩(wěn)定的經濟發(fā)展前景,國際評級機構惠譽確認對中國的A+信用評級。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中國 經濟 增長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