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解讀 解讀

假記者犯罪手法粗糙 敲詐為何頻頻得手?

2017年07月12日 09:07 |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記者”頻頻登門

衡水市建民纖維素廠位于河北省武邑縣光明村,周圍數(shù)里都是農(nóng)田,只有一條坑坑洼洼的小路從鎮(zhèn)上延伸至廠區(qū)。路窄地偏,如果不是熟悉道路的當?shù)厝?,外人通常很難找到這里。自2009年開辦以來,這家小型民營企業(yè)一直平靜地從事生產(chǎn)。但從2012年開始,一伙又一伙“記者”接連不斷地找上門來,工廠的平靜從此被打破了。

“最瘋狂的時候,一個星期來了三撥,每次都說我們企業(yè)環(huán)保不達標,拿著報道和照片問我們想怎么辦?!崩w維素廠總經(jīng)理李強(化名)搖著頭說,“能怎么辦?給錢唄。但沒想到,越給錢,來的越多。”由于“記者”們年年都來,李強和廠里的職工已經(jīng)習以為常了,每次不是請吃一頓飯,就是包個紅包,送上一番好話,把他們打發(fā)走。

835695617

幾年來,雖然對“記者”們的真假也有所懷疑,但每次“記者”們都掏出“工作證”“采訪證”?!拔覀円卜植磺逭娴募俚?,而且他們要的錢也不多,少的三四百元,多的千八百元,給了就走?!崩顝娬f。

但2016年3月,就在建民纖維素廠剛剛拿到一筆外貿(mào)訂單,正在全力生產(chǎn)的時候,“記者”們又來了。這次李強付出了2萬元才算把事情擺平?!澳俏恍召Z的記者說,我們被北京的一家媒體盯上了,人家要整我們,要我跟他去北京找關系?!崩顝娬f,自己心里非常忐忑,雖然工廠所有手續(xù)都是齊全的、合規(guī)的,但近幾年國內(nèi)市場不好,好不容易拿到了外貿(mào)訂單,如果因為媒體報道導致工廠停產(chǎn),耽誤了船期,外商是要索賠的,那樣的話,好不容易打開的外銷市場就完了。李強只好忍氣吞聲,和“賈記者”去了北京,見到了一位自稱是“馬部長”的媒體領導,在送了2萬元后,對方答應不報道。

就在“記者”們胃口越來越大,李強不堪其擾的時候,從2016年12月以后,再也沒有“記者”登門了,建民纖維素廠又恢復了平靜而正常的生產(chǎn)。

“公安部門來找我核實案情時,我才知道那些人是假記者,都被抓起來了。哎呀,高興得我一整天什么事也沒做,喝了一天的酒?!崩顝娬f。

“記者”紛紛落網(wǎng)

2016年11月,衡水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接到群眾舉報,有人冒充“記者”以曝光問題為由向企業(yè)敲詐勒索。根據(jù)這一線索,刑警支隊專門抽調(diào)民警進行調(diào)查。經(jīng)過走訪摸排,辦案民警了解到,涉案人趙桂峰系武邑縣韓莊鎮(zhèn)宋村人,45歲,沒有正當職業(yè),但是卻對外自稱某媒體記者。民警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每天上午都會有幾個人來趙桂峰家里集合,然后開車一起出去,到衡水市周邊各縣轉悠。

在調(diào)查過程中,民警發(fā)現(xiàn)除了趙桂峰一伙人,還有以史興望為首的另一伙,他們和趙桂峰幾人經(jīng)常交叉結伙出行。經(jīng)過近一個月的跟蹤走訪后,民警確定了這是一個以犯罪嫌疑人趙桂峰、史興望為核心人物的假冒記者敲詐勒索犯罪團伙。

證據(jù)確鑿,案情重大。刑警支隊將此案上報衡水市公安局,市公安局高度重視,迅速組織精干警力成立專案組,全面鋪開了調(diào)查、取證、信息研判和抓捕準備等工作。

2016年12月23日,就在該團伙經(jīng)過幾天的蟄伏后分赴阜城和安平縣再次實施敲詐時,一直在嫌疑人落腳點艱苦蹲守的專案組民警兵分兩路,在兩地同時收網(wǎng),抓獲團伙成員5人。2017年春節(jié)前后,專案組又先后兩次集中收網(wǎng)。至此,一個冒充記者身份,敲詐勒索企業(yè)的特大犯罪團伙告破,現(xiàn)已抓獲團伙成員22人,破獲敲詐勒索案件38起,涉案金額34萬余元,查扣作案用車輛5部,手機19部,查獲用于作案的證件、胸牌、車標等40余個。

經(jīng)查,該22人團伙由三個“小團伙”組成,每個“小團伙”內(nèi)成員相對固定,多以相熟程度、親緣關系結伙作案。但三個“小團伙”之間也存在三五成群、相互交叉、串聯(lián)作案的情況,團伙內(nèi)部的組織結構相對松散。第一個團伙由趙桂峰、史興望、張國強、寧春燕、王晨、申銘、杜亞東、李澤光、孫自友、孫永剛、夏秋常(在逃)等人組成;第二個團伙由馬琳、宋軍樂、崔偉、唐偉、張浩等人組成;第三個團伙由賈乙、王志強及其他未到案的犯罪嫌疑人組成。

編輯:李敏杰

01 02

關鍵詞:記者 企業(yè) 敲詐 趙桂 桂峰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