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鄉(xiāng)村振興 美麗鄉(xiāng)村 農業(yè)科技 精準扶貧 三農人物 品牌興農

首頁>農業(yè)>美麗鄉(xiāng)村

蒙頂山問茶

2021年10月12日 16:08  |  作者:夏明  |  來源:農民日報
分享到: 

參觀了蒙頂山最高處漢代的吳理真石屋、蒙茶仙姑漢白玉雕像后,在天蓋寺茶樓落座,沏茶、聞香、品味,可心境與前次迥異。茶香裊裊,風起霧涌,濕潤的空氣沁人,帶著甜絲絲的雨意。濃蔭屏蔽了炎炎酷暑,思慮和焦躁在很遠之外,抖落積垢的塵埃,卷曲的內心舒展開來,蒼翠欲滴的思想在一碗茶里蕩漾。

石階上淺淺的苔蘚濃綠到了數株巨大的銀杏樹上。供奉“甘露大師”神像的天蓋寺上次我是到過的,朋友還陪著去看了寺后的仙茶園和甘露井,可這么多株挺拔在天蓋寺外的參天大樹我怎么沒有印象呢?

“那時你哪有覽物的閑情?”朋友的笑里夾雜著揶揄。

我也不由地笑了,但笑得有點不好意思。前次我是為結一筆廣告余款而來的,卻因為種種原因,揣著做茶葉的鄧總一句“請相信茶,相信做茶的人”怏怏而回?!扒倮镏勎O水,茶中故舊是蒙山”,廣告余款早已結清了,我們竟處成為好朋友,后來還成了他設在上海的窗口“蒙頂山茶樓”的小股東。

“要不再過去看看?撫摸下有兩千年以上樹齡的滄桑,感受一遍時空的深邃和久遠?!弊叱霾铇牵嚳偢嬖V我說,“據傳這些銀杏樹還是吳理真親手種植的,‘萬代如即見也’,也可以認為是‘甘露普惠妙濟大師’吳理真的化身?!?/p>

“甘露”是梵語中念祖的意思,“普惠”即普遍惠及、利益世代,“妙濟”是用高尚或美好的技藝、方法扶危濟困、治病救人,概括了吳理真一生的大功厚德。

吳理真就生長在兩千多年前西漢時期的蒙頂山里,蒙頂山林深雨密、溪澗縱橫、峰巒挺秀,然重云積霧,煙瘴癘氣使人忌憚,病瘧侵之缺醫(yī)少藥。在山里勞作時,勤勉聰慧的他發(fā)現了一種俗稱“萬年青”的樹葉——亦即野生的茶葉,嚼之能生津止渴,消除困乏,使人精神,就采來當藥,煮水泡之當飲,竟治愈了積痼已久的母親。于是就廣為告知鄰里鄉(xiāng)親,苦難的鄉(xiāng)親們就把這樹葉當作了強身健體祛病的良藥。

可是這種樹自然生長的不多,采摘的葉子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仁義敦厚、求真務實的吳理真遂開始了畢生艱苦又偉大的事業(yè)——蒙頂山野生茶樹的尋找、馴化、栽種,讓蒙頂山成了茶樹種植和茶葉制造的重要起源地,蒙頂山因此被譽為“世界茶文化圣山”。

滄海桑田轉眼間,幽深靜穆里,中國乃至世界有明確文字記載的最早種茶人吳理真,被尊稱為蒙頂山茶祖,而眼前的天蓋寺就是傳說中吳理真結廬種茶開始的地方。

“天下大蒙山”碑刻勒記:“由是而遍產中華之國,利益蠻夷之區(qū)。商賈為之懋遷,閭閻為之衣食,上裕國賦,下裨民生,皆師之功德……”蒙頂茶是自然悲憫、祖先恩澤、歲月饋贈和情感的物化,是吳理真和一代代茶人勤勞和智慧的奉獻。它蓊郁開懷,香透人間,千古流芳。

都說高山云霧出好茶。如果說人生如茶,優(yōu)質的茶樹原料能否影射人的本性初衷呢?那么,該怎樣建設好的環(huán)境、營造好的氣候?紅塵滾滾里不改翩翩君子的節(jié)操,茶的形、香、味是否也可以比擬人的精、氣、神?不以無人而不芳,在室滿室,在堂滿堂,一壺蒙頂茶把人生要義詮釋得明白。

“蒙山頂上茶,揚子江心水?!边@是對蒙頂山和蒙頂山茶的禮贊,也是對“甘露普惠妙濟大師”與蒙頂山茶人的頌揚。翡翠似的綠葉,清澈的泠泉,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與一壺茶相對,思索、感恩、回饋,在這歲月靜好的人間,還有什么不能釋懷。

蒙頂山上問茶,此刻,生發(fā)出的感慨,恰如此間的地名——“雅安”。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蒙頂 頂山 吳理 理真


人民政協(xié)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