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兩岸>聚焦
第六屆海峽兩岸黑臉琵鷺保護交流研討會在大連莊河舉行
中新網(wǎng)大連7月6日電 (李晛 楊毅)由大連市臺辦、莊河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六屆海峽兩岸黑臉琵鷺保護交流研討會暨大連·莊河黑臉琵鷺文化旅游節(jié)”于6日舉行。
黑臉琵鷺,屬全球瀕危物種類別,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被稱為“鳥中大熊貓”。黑臉琵鷺因其扁平如湯匙狀的長嘴,與樂器中的琵琶極為相似而得名,亦因其姿態(tài)優(yōu)雅,被稱為“黑面天使”或“黑面舞者”。
遼寧省臺辦主任王冰說,每年的3月至5月,黑臉琵鷺從主要越冬地臺南市,北飛大連莊河市的石城島、王家島繁殖、覓食,10月再飛回到臺南的曾文溪口越冬。黑臉琵鷺年復一年跨越海峽的飛翔,給大連、臺灣兩地民眾帶來了兩岸一家親的濃濃親情。
當日,莊河市人民政府市長孫功利現(xiàn)場致辭。來自遼寧省、江蘇省、上海市、天津市等地的50余位臺商、兩岸婚姻家庭及相關領域代表,圍繞“與黑臉琵鷺一起回家”這一主題,就海峽兩岸黑臉琵鷺保育工作開展深入交流。
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高級工程師王小平說,自從1999年7只黑臉琵鷺在莊河市石城鄉(xiāng)形人坨出現(xiàn),截至去年已達172只,莊河市王家鎮(zhèn)元寶島、石城鄉(xiāng)形人坨成為大陸唯一被確認的黑臉琵鷺繁殖地。
“莊河人格外珍惜這些黑面天使?!蓖跣∑秸f,每年在黑臉琵鷺登島之前,保護區(qū)的工作人員都往島上運送巢材,為黑臉琵鷺筑巢提供便利;在黑臉琵鷺繁殖期,工作人員對繁殖地進行24小時看護;還加強與科研院所的合作,在黑臉琵鷺環(huán)志、GPS跟蹤方面做研究,了解其遷徙規(guī)律等。
近年來,當?shù)卣畬谀樑樀谋Wo工作也不遺余力。大連市臺辦主任趙彤說,自2014年以來,大連市先后舉辦了五屆黑臉琵鷺保護交流論壇,通過舉辦黑臉琵鷺四季攝影展、兩岸專家學者黑臉琵鷺保護研討會等活動,進一步推動了大連與臺灣的基層交流,深化了兩地經(jīng)貿合作,增進了兩地人員心靈契合?!澳壳?,黑臉琵鷺已成連臺交流中最靚品牌?!?/p>
兩岸婚姻家庭代表、大連臺商藍珮綺生于臺灣,她隨經(jīng)商的父親到大連,后嫁到大連。藍珮綺說:“我們就像黑臉琵鷺一樣,春來秋去,一年一次樂此不疲的遷徙在大連與臺灣的山海之間,往返在大陸與臺灣——家在兩岸?!?/p>
藍珮綺表示,近些年來,隨著兩岸交流的深入開展,大連與臺灣兩地喜結姻緣的人有很多,她深深體會到,和諧穩(wěn)定的兩岸關系是兩岸同胞的共同期待,共同的愿望。
主辦方還舉辦“海峽兩岸黑臉琵鷺攝影展”,組織海峽兩岸愛鳥人士到莊河市石城鄉(xiāng)形人坨、王家鎮(zhèn)元寶島現(xiàn)場察看黑臉琵鷺棲息繁殖地,旨在通過本次活動,在全社會形成共守家園,厚植希望的良好氛圍。
編輯:劉紅色
關鍵詞:黑臉 琵鷺 大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