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藝評 人物 展訊 畫界雜志

首頁>書畫>人物

蔡順根:戲劇人物畫風

2020年07月20日 15:17 | 來源:浙江電視臺
分享到: 

探索平面與立體構成法、吸收光學原理,這樣的闡述讓人很難將其與傳統(tǒng)的國畫藝術家聯(lián)想到一起。而在蔡順根這位畫風獨特的畫家筆下,看似矛盾的中西方元素卻和諧共存,呈現(xiàn)出獨特的視覺沖擊力和時代色彩。本期節(jié)目,我們一起了解畫家蔡順根的戲劇人物畫。

打破中國畫散點透視的傳統(tǒng)構圖法,巧妙地運用平面與立體的構成構圖法,以常人不敢嘗試的大色塊組合,在動的節(jié)奏中渾然天成,把觀者不知不覺帶入畫面旋轉的氛圍中。這是蔡順根的繪畫風格,而求“新”,也是蔡順根多年創(chuàng)作不懈的追求。在長年累月的人物畫創(chuàng)作基礎上,蔡順根近年來尤為癡迷戲劇人物的創(chuàng)作。這一創(chuàng)作動力,還得從他小時候的生活談起。

蔡順根:我以前住在東街路附近黃肉巷那個地方,小時候我父親比較喜歡聽評彈,越劇,京劇,有時候帶我去東街路有二家小劇場看戲。那時候很小大概讀小學,我那時候小聽著就是覺得蠻好玩的,服裝花式品種變化很多,各種動作神態(tài),很有特色,像我這種喜歡畫畫的人就很喜歡。因為有顏色有造型,我發(fā)現(xiàn)好的演技其實是體現(xiàn)一種神態(tài),他這個眼神、手勢、腳步、每個動作都是貫穿起來的。所以我畫戲劇人物,最大的一個目標就是要突出自己的一個風格,形成自己的一種繪畫語言。

戲劇人物畫風·蔡順根

戲劇人物畫風·蔡順根

蔡順根,I958年生于杭州,專攻山水人物、兼花卉。1989年畢業(yè)于中國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山水專業(yè)。2003年12月,馬來西亞國立沙巴大學藝術學院繪畫專業(yè)研究生畢業(yè),獲美術學碩士學位。馬來西亞英特藝術學院兼職教授,幾十年來從事中國畫教學工作。他在傳統(tǒng)中國畫的基礎上,借鑒西洋畫法大膽實踐并努力創(chuàng)新,被同行稱為“中西合壁"而風格突出,其作品多次在國內外重大畫展上獲獎。蔡順根出身于書香門第,多年來,他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一直注重傳統(tǒng),且講究內涵。早年習畫時,為掌握繪畫基本功,蔡順根常臨摹宋元時期畫家的作品。12歲起,他跟隨著名山水畫大師余任天學習山水畫。蔡順根回憶說:“老師對我的指導幫助很大,教我臨摹歷代名家的作品,十分講究精神和靈性。”

蔡順根:小時候學人物畫,那時候年紀也比較小,我到少年宮美術班學素描打下了一定的造型基礎,后來又去拱墅區(qū)文化館學山水畫,人物畫、那時浙江美院孔仲起、童中燾、宋忠元老師都給我們上過課的。我的人物畫受宋忠元先生影響最深,因為他對人物畫結構的理解很深,對人物畫運動的狀態(tài),怎么來抓住這個要點,人物的線條怎么來勾,外輪廓的勾線運用是要虛的還是實的,虛實要怎么處理,到現(xiàn)在我還記得很清楚,這個是給我打下了扎實的基礎。人物畫以前都是學傳統(tǒng)的比較多,古人的作品比較多,現(xiàn)在人物的寫生,課題創(chuàng)作,這個還是在美院里面完成的。后來經(jīng)過美院的學習,特別是讓我的人物畫達到了一定的水平。

戲劇人物畫風·蔡順根

戲劇人物畫風·蔡順根

戲劇人物畫風·蔡順根

蔡順根戲劇人物畫

在傳統(tǒng)繪畫的熏陶之下,蔡順根形成了注重用筆、注重傳統(tǒng)繪畫的筆墨語言和筆墨技法的特點。他在書畫創(chuàng)作中注重筆墨與意境的關系處理,他常說“線條的本身就是中國畫傳統(tǒng)。”他在繪畫時注重氣象,也注重生活變化。因而他的畫面意境開闊明朗、隨性自然,格調高雅,常常呈現(xiàn)清雅、潤秀,空靈的獨特繪畫風格,給人以獨特的審美意趣。

蔡順根:人物畫它又要吸收中國文人畫的精神,因為中國繪畫體系有幾千年的歷史。到了明代清朝時期,中國的文人畫是到了一個最高的境界。這個文人畫體系最大的造詣是什么呢?主要是中國繪畫有筆墨的元素,比如它追求一種靈氣、雅氣、大氣,最終在畫面里面呈現(xiàn)出來。那么為什么幾張成功的畫感覺特別的亮,色彩雖然很豐富,墨色也很豐富,但是畫面不灰,很亮。這個主要是黑白相互襯托的關系,墨色與色彩相互襯托的關系,處理的比較完美。

戲劇人物畫風·蔡順根

戲劇人物畫風·蔡順根

蔡順根戲劇人物畫的表現(xiàn)形式,是用中國畫的傳統(tǒng)筆墨構勒戲劇人物結構,色彩吸收民間圖案構成法原理的用色方法,加以自我個性化的組合,形成強烈的自我風格。形體結構的表達;人物造型通過平面或立體的分割,形成自我的一種繪畫形式,呈現(xiàn)出民間,傳統(tǒng)、簡練、單純的感覺,大膽的用色方法;暖色與冷色強對比處理從而產(chǎn)生了現(xiàn)代色彩的符號,傳達出生動的表情和個性。曲線和直線的組合畫法,有助于一種新型態(tài)的畫法,蔡順根將之稱為裝飾性人物,它可以變型甚至扭曲,形成自我的繪畫語言和時代符號。

蔡順根:我畫戲劇人物畫主要是追求兩個方面,第一個我追求筆墨,因為我這個戲劇人物也是屬于中國繪畫,中國畫的戲劇人物,不是其他的畫種。既然是中國畫來表現(xiàn)戲劇人物,我還是采用了中國畫筆墨內涵的東西,筆墨線條的一種表現(xiàn)力。還有一個就是我體現(xiàn)中國畫構圖與平面構成相結合的原理,用到這個繪畫里面去。還有一個我把建筑的構成方法,吸收到中國繪畫的構圖里面去。因為建筑的構成是體現(xiàn)一個時代的符號,那么人物造型是體現(xiàn)一個畫家的風格,是非常關鍵的一個部分。

戲劇人物畫風·蔡順根

戲劇人物畫風·蔡順根

第一眼看蔡順根的畫作,覺得他畫色彩很強烈,但又很和諧,變型自然而獨特,但如果你靜下心來仔細剖析他的畫面,色塊與人物造型組合了很完美,豐富的戲劇人物形象和表情都只用了寥寥幾筆,已活脫脫的勾勒出豐滿的人物動態(tài)和內者的靈魂。用最少的筆墨寫出最深的意境。

蔡順根:變形不能變的太丑太怪,或者不自然,既要變得很自然,又要變得很有趣味性美感,很有生活性美感,這個就是有一定的難度。這個我下了很大的功夫。這幅畫:是畫了休息天活動的一個場面,題目叫《社區(qū)風情》。構圖我主要是吸收了一個塊面的構成的特點,我都是有通過斜線來破直線的一種方法,這是我的構圖特點,畫面有種運動的感覺。色塊的處理上,我特別強調黑白相互襯托的一種感覺。還有人物在這里是關鍵,那么變形其實是很難,它是一種繪畫語言,是一種創(chuàng)造,所以我在畫面里面特別注重變形的處理。所以我的繪畫是強調主觀大于客觀,這是我的目標,也是我體現(xiàn)創(chuàng)作和探討的一個主題。

蔡順根《社區(qū)風情》

“大家評價我的畫‘怪’,其實我反倒不這樣認為。國畫創(chuàng)作應當是筆墨當隨時代,飽滿地傳達作者與眾不同的個性與思想追求,這樣才能使國畫創(chuàng)作迸發(fā)新的生機。”蔡順根如是說。他從未放棄過中國傳統(tǒng)筆墨的技法與意蘊,但在他眼中,有傳承,更要有突破與創(chuàng)新。“寂寞樓居四十年。”這是新浙派繪畫奠基者余任天的創(chuàng)作心路。而對于蔡順根而言,繪畫已是陪伴他走過五十余年的“老伙伴”。但蔡順根笑道,自己對畫畫不但沒有厭倦,反而越加悟出了滋味。

戲劇人物畫風·蔡順根

獨特的構圖、反差強烈的色塊組合并具有鮮明的時代氣息,蔡順根先生的畫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繪畫題材仿佛隨手拈來,一定格在他的畫面上趣味盎然,詼諧而可愛,在觀者心底激起歡快愉悅的情感。

編輯:楊嵐

關鍵詞:蔡順 順根 繪畫 人物畫


人民政協(xié)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