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來自脫貧攻堅一線的調查報告:脫了貧如何穩(wěn)得???

2018年06月05日 08:14 |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壓實責任如何增添動力?

基層扶貧干部奮戰(zhàn)在“攻城拔寨”的第一線,壓實責任的同時,應該給予他們更多體諒和關心

“真干真累人,真干真能上,真干真變樣!”金寨縣白塔畈鎮(zhèn)龔店村黨支部書記蒲星光,當了31年村干部,今年57歲了,依然干勁十足。

基層干部,任務重,壓力大?!霸谔厥鈺r期,遇到了一項特殊事業(yè),責任重大又光榮無比?!薄坝酶刹棵撈ぃ瑩Q群眾脫貧?!狈鲐毟刹窟@些話發(fā)自肺腑,擲地有聲。

“以前我們村基礎薄弱,人居環(huán)境差,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2016年,通過異地扶貧搬遷,鄉(xiāng)親們住得舒心了!”他戴著草帽,皮膚黝黑,像是農民,可說起話來有板有眼。他叫李躍文,是武定縣司法局副局長,擔任龍慶關村第一書記已經3年了。

像李躍文這樣,一頭扎進基層,扎扎實實幫扶群眾的干部,“白加黑”“五加二”是工作常態(tài)。

辛苦歸辛苦,該嚴管的還得嚴管。一些基層干部建議,對基層的檢查督察要科學安排,多傳導壓力,少分散精力。

某地級市扶貧辦主任扳著手指頭,細數(shù)各類大大小小的督察有10多種。2017年,他們迎接上級檢查扶貧工作就有87次。

在采訪中,一位基層干部反映,有個檢查組檢查扶貧工作,一見面,就要求上報3個反面典型?!斑@讓人很為難,也容易刺傷基層干部的自尊心?!?/p>

基層干部建議,檢查督察是傳導壓力、推動工作的有效方式,但應整合相關力量,把握好節(jié)奏,實事求是,體諒基層難處。

記者發(fā)現(xiàn),基層有時候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比如扶貧資金短期滯留問題。沒錢為難,有錢還是為難。“去年,我們要修條路,年初申請了專項資金,但等到6月資金才到賬。有錢了,本該高興,卻讓我犯了愁?!币晃豢h委書記面露難色,因為上面要求8月之前就必須完成工程的80%。可是,項目設計、規(guī)劃、招標等工作都需要時間。如果倉促上馬,質量不過關;如果按流程走,資金趴在賬上,就得承擔被追責的風險,進退兩難。

也有基層干部反映,涉農涉牧資金,個別時候出現(xiàn)了“不會整、不敢整、整不動”的現(xiàn)象。因涉農涉牧資金分散,作用發(fā)揮不佳,國家對深度貧困縣開了口子,可以整合。可是,盡管上面出臺了政策,但下面沒有對接細則,而各路資金都有自己的“婆家”,如果整錯了,上下都得罪。因此,資金整合往往落不到實處。

對待基層扶貧干部,嚴管之外要有厚愛。要壓擔子,也要鋪路子;要結果導向,也要看重過程。內蒙古興安盟副盟長隋維鈞建議,對基層扶貧干部尤其是年輕干部,在榮譽、待遇、成長進步上,多些關心關懷?!叭缃瘢d安盟在提拔干部時,向基層扶貧干部傾斜,保證了一定的比例?!?/p>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脫貧攻堅一線 調查報告

更多

更多